21世紀的21堂課.jpg

 

壹、前言:課堂外更重要的人生課題

脫離學生時代已久,不禁懷念充滿書香氣息、令人收獲新知識的課堂,而《21世紀的21堂課》一見到書名,便滿足了我內心對吸收知識的渴望,翻開這本書彷彿就像踏上書香郵輪,開啟一趟豪華知識之旅,過程中的美景是一堂堂豐富有趣的課,遊完這趟旅程便能發現許多過去未曾推理的人生公式。

比起教科書上的專業知識,課堂外還有許多無法分門別類的人生道理,人生的學問無窮無盡,在人生的道路上,很多做人的道理,是必須倚靠我們雙腳去走過、或親身體驗過才能獲得的感悟。過去,老賢者是智慧的象徵,一位村莊部落的長老有如百科全書,聽從他們的建議等同諮詢現代社會的Google小姐。然而,現代社會變化萬千,老智者已被大數據的巨浪吞噬,新興社會帶來各種過去未曾想像的複雜難題:人工智慧機器人的反撲、生物科技先進的複製羊複製人、自動駕駛車面臨該撞上誰的「電車難題」……等,這些議題隨著社會與科技的進步也接踵而來。

就如這本書的書名《21世紀的21堂課》,作者針對現代社會新興的狀況提出了21個不同的主題,「在一個資訊滿滿卻多半無用的世界上,清楚易懂的見解,就成了一種力量。」作者用自己的理解,從各個面向去探討與分析新社會將遭遇的挑戰,例如資訊科技與生物科技攜手後,科技為社會帶來的巨大顛覆與重塑;當天然愚蠢撞擊人工智慧,人類還剩下什麼能力勝過人工智慧……等,其中著重在資訊科技面的議題探討,例如「電車難題」是令我最感興趣並覺得印象深刻的。

 

貳、人工智慧帶來的機器人大反撲,亦是「科技始終來自於人性?」

科技隨著時代不斷躍進,面對未來高科技競爭的社會,我們該怎麼接受人工智慧的挑戰?機器是創造來代替人類效率生產,抑或是徹底取代人力?

「科技始終來自於人性」,原本科技的研發誕生,是為了便利我們人類的各種需求:堆高機減輕了許多勞工的苦力,然而未來更先進的自動化機器將連操作員都不需要,機器人們自動有一套最佳化流程不斷地在循環上工;計程車的自動導航功能幫助司機載著乘客前往世界各地,然而未來的自動駕駛車亦不需要冒風險承受可能打瞌睡的司機,它們自己就能控制自己並且溝通、避開路上其他同伴可能造成的車禍危險。

如此,科技帶來的是便利?或是另一波失業潮?這些失業的勞工都贊成當初研發這些科技起源的「人性」嗎?其實,不只是人工智慧、無人駕駛車、無人化生產,其他更有大數據、物聯網、雲端科技……等據說每個都可能打擊就業。社會代價如此高昂,我們何不立法加以阻擋?直接答案是—可預見的生活便利實在太大,根本擋不了。自主導航將大大提升道路行車安全,如今砂石車經常釀禍,一大原因是司機有視覺死角,而改成自主導航後,車身八方都裝感應器,未來砂石車就不易撞到人了。

而人力是否一定會遭到取代?端看我們自身具備的能力為準,畢竟機器人、人工智慧亦是由我們人類創造而生,程式倚靠世界上更偉大的發明—「人腦」撰寫而出,所以究竟是人類強大還是機器人厲害?終歸「科技始終來自於人性」一個科技誕生的初衷是為了完成人類的某項目標,所以,我們為何要懼怕我們自己的創造?懼怕有用嗎?時代肯定會持續進步,一定會有新科技不斷地推陳出新,該懼怕的不是外來的變化與挑戰,而是我們自己不敢面對挑戰、且無法適應的心。

 

參、「哲學改變不了人心」,千年難解的「電車難題」

假設有兩個小孩追球,忽然衝到一輛自動駕駛車前方,開著這輛車的演算法立刻完成運算,得出結論:想避免撞到兩個小孩,唯一的方法就是轉進對向車道,但這樣又會撞上迎面而來的卡車。像這樣的「電車難題」哲學家已討論幾千年了,但討論了千年,還是對人類實際行為沒什麼影響,因為遇到緊急狀況,什麼哲學全部拋諸腦後,一切都由情緒和直覺來做處理。

   我們到底要不要為了救五個人,而切換跑道去犧牲另一條支線上一個軌道工人的性命。「只死一個總比死五個好」可能會是大部分民眾在這種逼不得已的慘況中,做出最難過的選擇了,然而大部分人皆有惻隱之心,儘管是單單一個人,他仍然是一條寶貴的性命,他可能是幾個孩子賴以為生的單親爸爸,或是一位獨居老母親的獨生子……若在我們得知這條寶貴的性命是我們認識的親友、抑或是曾聽聞他可憐的家境背景故事後,我們還會做出一樣的結論嗎?此時「一個認識的人是否比五個陌生人更為重要?」相信大家已開始被情感影響,心中的天使與惡魔呈現拉鋸……這都是正常人會做出的思考,沒有一定的對與錯,畢竟大部分人都會希望世界平平安安,又有誰會去自找麻煩讓自己陷入一定要撞上哪邊的困境呢?

以上是人類情緒戰勝哲學理論的例子,我們當然可以派出所有哲學家,好好給這些司機上上倫理課,但回到路上後,他們還是會回到哺乳動物的情緒和本能,也正因如此,每年總有超過一百萬人因為司機分心、憤怒或焦慮而死於交通意外。

相比人類,「演算法更會遵循哲學之道」,電腦演算法並不是由天擇塑造而成,既沒有情緒也沒有直覺,所以到了危急的瞬間,它們繼續遵守倫理道德的能力就比人類高出許多,也因此只要我們將倫理道德編寫成一本原則,由撰寫程式者輸入這些演算法就行了,這樣一來,只要程式裡規定「自動駕駛車必須優先救那兩個小孩」那自動駕駛車絕不允許其他可能發生。

當然,最後的結局永遠不會是完美的,有人會受傷、有人會死亡,會有哲學家因為所提的理論造成不幸結果而被告上法庭,然而演算法並不可能完美無缺,若是要取代人類駕駛,那只要比人類更好就行了,而看看新聞上每年造成超過一百萬人車禍死亡的人類駕駛,要表現得比人類好,也並不是什麼太難的事。

 

肆、「曾經的謊,永遠的真相」

「說謊說一次是謊話,但說一千次,就成了事實。」想到可口可樂,我們腦中浮現的是什麼畫面?大口灌下可口可樂並不會讓大家變年輕、變健康,也不會讓我們變得像運動員一樣,反而是增加患上肥胖和糖尿病的機率,然而,可口可樂數十年來投入幾十億美元,把自己與年輕、健康、和運動聯繫在一起,幾十億人潛意識裡也就這麼相信了。

這是我們現代人面臨的嚴重問題,我們必須要獨立思考,學著自己去判斷、明辨是非,否則我們的想法就被綁架了!尤其是在充斥著滿滿假新聞與懶人包的社會,我們會以為我們自己片面所得知的消息就是一件事完整的發生經過,我們太容易相信別人幫我們整理出所謂的「短新聞」、「懶人包」抑或是「5分鐘看電影、5分鐘看完一本書,甚至是5分鐘追完500集的長壽劇」,雖然,這些效率性知識的確很受歡迎……畢竟每天風塵僕僕的上班族,下班後就累得想馬上躺在床上休息了,哪有時間去徹底了解一件事的來龍去脈,從頭到尾、起承轉合地去理解為何那個正宮會被小三入侵、那個偷心大聖怎麼有辦法結婚離婚又再度跟一個同臉人結婚……

儘管如此,這些資訊都是來自某個人「自己的理解」,並不一定是一件事完整的真相,我們可以適當參考這些輔助的資訊,並用個人的詮釋與理解加以闡述,但不該輕易全面吸收這些資訊,以為事實的本身就是如此,並且廣加宣傳。

走出洗腦與跟風,是現今台灣人面臨的嚴重問題,新聞廣告大肆宣傳某家大排長龍的極好吃甜甜圈,當我們排了兩個小時終於咬下口的那刻,是否覺得如夢似幻?又或者大失所望?而其他可能一輩子都排隊不到或者懶惰去排隊的人,心中是否永遠留存著「這家甜甜圈就是很好吃的印象」?儘管他完全沒嘗過甚至聞過他的味道……這不就是一種洗腦式的思想綁架?

「資產誠可貴,資料價更高」資料的重要性日漸提高,因此一場爭奪資料的比賽開跑了,各家汽車公司爭相讓自己家的廣告占據所有消費者的眼球,無所不用其極的利用各種創意或者經費吸引消費者的注意,企圖霸佔整個市場行銷。而資料龍頭「谷歌」靠著提供免費資訊、服務與娛樂,來吸引我們的注意力,再把我們的注意力轉賣給廣告主,他們的真正目標其實已經遠超過以往的注意力商人,他們真正銷售的不只是廣告,而是靠著吸引我們的注意力,滲透進我們的生活、取得更多關於「我們」的資料,這些資料遠比任何廣告收入都還有價值,我們已不單單是他們的顧客,還是產品。

谷歌希望有朝一日我們「萬事問谷歌」,而且也能得到全世界最好的答案,一旦開始由演算法為我們選購商品,廣告業就會崩潰了,因為若此:「嗨,谷歌,根據你對汽車和對我的瞭解,哪部車是我最好的選擇?」到這種時候,汽車廣告還有什麼用?

因此,獨立思考與判斷的重要性,是我們現代智人要面對的重要問題,不該過於依賴與相信身邊所有的資料來源,例如人手皆可得一本的「維基百科」,現今已被廣泛利用,並且相信他就是一個無所不知的知識庫,然而殊不知,維基百科其實也是源自於我們每個民眾,由眾人合力編輯出來的,他是一個集眾智慧的展現,卻也容易被任何一個人所更改,只要我們有興趣,網路上的某項查詢資料都可以置入我們自己的名字。

 

伍、科技服務你,還是你在服務科技?

在過去,「聽大人的話」因為世界變化並不快,而且大人們確實懂那個世界,所以會是相對安全的選項。但二十一世紀不一樣,世界瞬息萬變,你永遠無法知道,大人告訴你的到底是永恆的智慧,還是過時的偏見。

那我們該依賴什麼呢?也許是科技?但這會是更冒險的選項。科技可以帶來許多幫助,但如果科技在你的生活裡掌握太多權力,科技也可能把你當作人質。

科技本身並不壞,如果我們知道自己想要什麼,科技能幫助我們達到目標,但如果我們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,科技就很容易為我們「塑造目標」,控制我們的生活,特別是隨著科技愈來愈了解人類,我們會發現,好像是自己在服務科技,而不是科技在服務我們,看看街上那些像喪屍一樣遊蕩的人們,臉幾乎貼在手機上,你覺得是他們控制了科技,還是科技控制了他們?

曾幾何時,人手一機的時代,我們都已成為這些演算法與程式的階下囚,我們成為了被演算法控制的機器人,被他們安排我們生活中的一舉一動,以前長輩們還會嚇阻我們「不要一直玩電腦與手機,眼睛會壞掉」……如今,看看那些定點抓寶的訓練師們,其中長者可能還占了大部分。現今已經進入電腦與手機在「玩我們」的時代,科技不分年齡層滲透進我們生活的各個角落,男女老幼每個人都離不開這些令我們感覺很方便的科技,然而過於依賴是否也會造成未來社會上的大災難?假如某一天這些科技全部消失,是否就真的如鄉民口中開玩笑的——「世界末日到了」!

科技的慾望永無止盡,可口可樂、亞馬遜、百度和政府爭先恐後,都想駭進你,不單單是駭進你的手機、電腦、銀行帳戶,他們想駭進的就是「你」、以及你的生物作業系統。以前可能是駭客攻擊電腦的時代,但未來可能是駭客攻擊人腦、人體的時代。

演算法現在正緊盯著大家,盯著我們去了哪裡、買了什麼、遇見了什麼。再過不久,演算法就會監視我們走的每一步、每一次呼吸與心跳。靠著大數據和機器學習,演算法對我們的了解會愈來愈深,等到這些演算法比我們更了解自己,就能控制我們、操作我們,而我們無力抵抗,我們就變得像住在母體裡,主演了《楚門的世界》。

當然,大家可能也很開心,能把所有決定權都交給演算法,相信它們會為你和世界做出最好的決定,如果是這樣,你只要輕輕鬆鬆享受演算法的自動導航就行,什麼事都不用做,一切交給演算法。然而,如果我們還想為自己的存在與世界保留一點控制權,就得跑得比演算法、亞馬遜和政府更快!

 

陸、結語

「在一個資訊滿滿卻多半無用的世界上,清楚易懂的見解,就成了一種力量。」科技不斷地進步與推層出新,在這個數據爆炸的時代,我們每天都會接受到各種不同的新資訊,然而資訊要經過我們各自的理解與吸收,才會內化成每個人的知識,過程中,「獨立思考」對於不同資訊的看法與詮釋,就是最重要的一環。

想到龐大又未知的未來,大家都對人工智慧備感威脅,究竟未來我們會不會遭受到人工智慧的綁架,不管是思想或者身體層面;而工作方面又會不會遭受機器人的取代,造成大規模的失業危機?有鑑於大家對科技的日漸依賴,我們的手機可能已比親密伴侶更了解我們,裡面藏了許多我們的喜怒哀樂、各種喜好與秘密,甚至人工智慧可能比我們更了解我們自己,知道我們該選擇哪種職涯、人際關係;知道一群好朋友聚在一起時該共同看哪一部電影會有最愉悅的氣氛……等。

然而「人工」智慧終究是我們人類所創造出來的,一切的智慧源自於更偉大的「人類」,我們才是人工智慧的「主導者」,因此,我們該提防機器人,還是提防機器人的主人——也就是我們?人類才是最完美又神聖的創造,我們有七情六慾與喜怒哀樂,我們聽一首情歌會感動、會落淚,這種真情流露是不管程式怎麼寫入機器人的體內,都無法這麼自然產生而造成感動的。

世界不斷地在改變,科技不斷地在進步,我們的思想與價值觀也要跟著時間前進,「洞悉世局、與時俱進」,抓到新世界的方向,跟上趨勢的腳步,「電腦、手機需要不斷地更新」我們人當然也要不停地「自我Update」,不要懼怕周遭外來的改變,只要秉持著一顆勇於挑戰且樂意吸收新知識的心,「沒有什麼適應不了,只有我們願不願意去適應!」


arrow
arrow

    威利爸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