異見的力量.jpg

 

壹、前言:多數就是真理?

甫一見到此書,書的封面便吸引了我的眼球—一個人站在翹翹板上翹起另一端的一大群人,單單看封面就引發我想翻開書本的動力,並陷入思考這有違正常科學現象的畫面,然而,書名已給我簡潔有力的答案。

image

1 本書封面

 

《異見的力量》翻譯自英文原著《In Defense of TroublemakersThe Power of Dissent in Life and Business》,意思是「捍衛麻煩製造者:生活和商業中不同意見的力量」,英文版書籍封面一樣具有特別的設計圖像—一條紅色不合群的魚在藍色魚群中逆勢上游,這些違反常理的意象就如書名能產生與眾不同的力量,衝擊我們大腦的感官與思考—難道那個少數才是正確的?

image

 

2 英文原著封面

 

作者查蘭‧內米斯是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的心理學教授,專攻心理學與組織行為,他提出了具有各種實證基礎的結論,強調建立共識有時是危險的,要容許異見,才有可能獲得更好的決策、更多的可能性。

當我們與周遭的人想法或意見不同時,常常會認為「多數就是真理」,因此當我們成為少數意見時,很容易動搖自己原本的想法,對自己與眾不同的意見產生質疑,我們擔心身為異見者會被視為叛逆、遭到排斥,擔心與眾不同會招致嘲笑或懲罰,在古代忠言逆耳經常死路一條,因此許多人聽到諺語「棒打出頭鳥」都會心有戚戚焉,所以衍生出「低調為上策」的原則。於是,我們猶豫遲疑、低頭不語,有時我們甚至點頭表示同意,還不知道自己為什麼點頭,然而,我們的沉默、不勇於發言,最後可能會讓團隊錯過良機。

初生之犢不畏虎,有時候小孩的童言童語反而是最真誠、一針見血甚至最有創意的,曾看過小孩在公開場合勇敢質疑工作人員的活動制服:「他們的衣服好黃好好笑,好像一群小小兵喔!」,我聽到的當下心裡也不禁莞爾一笑,其實,這衣服的風格真的與這活動的性質不搭,既不正式且顯得突兀又尷尬,然而,卻是這個小朋友勇敢點出來,難道穿著這身衣服的一大群大人裡,完全沒有人跟我們有一樣的想法嗎?還是他們逼不得已只能服從這個共識;又或是領導人下的決定,所以大家不得不從?

 

貳、你可以合群,但千萬不能盲從

記得小時候在課堂上,老師總是鼓勵我們勇於發表自己的見解與看法,若回答得跟大家不一樣、有創意,還會被讚揚為出類拔萃、與眾不同,但漸漸地長大後,我們是否開始變得拘謹,擔心自己與眾不同的意見會被視為異類,因此不敢發言了。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,「與眾不同」反而有另一種負面含意,上面背負著隱形的壓力,或許這也是我們成長中,必經的一個社會化過程。

從眾是人類安全感的來源之一,當別人都這樣做時,我們經常也就如法炮製地跟著照做了,因此,要成為異見者或是接納異見者都必須學習,都需要勇氣,這也是我們現代人面臨的嚴重問題,我們必須要獨立思考,學著自己去判斷、明辨是非,否則我們的想法就被綁架了。尤其是在資訊爆炸的時代,多處充斥著假消息與懶人包的社會,我們常常會以為自己片面得知的消息就是一件事完整發生的經過,信以為真並且廣加分享、宣傳,最後反倒助長了「三人成虎」的荒謬。

走出洗腦與跟風,是現今台灣人面臨的嚴重問題,新聞廣告大肆宣傳某家大排長龍的「超好吃」甜甜圈,當我們排了兩個小時終於咬下口的那瞬間,是否真的感覺如夢似幻?又或者等到的是大失所望?而其他可能一輩子排隊都等不到或者懶惰去排隊的人,心中是否就留下「這家甜甜圈就是很好吃的印象」,儘管他完全沒嘗過甚至聞過它的味道,這不就是一種洗腦式的思想綁架嗎?

現代人隨手可得的「維基百科」就是一個群眾智慧的例子,舉凡大家想知道的電影明星八卦、傳統歷史典故甚至是今晚突然想吃的「番茄炒蛋」食譜,「Google」一下他總能給我們豐富的答案,並且相信他就是一個無所不知的知識庫。然而殊不知,維基百科的智慧其實也源自於我們每個民眾的腦袋,是由眾人合力所編輯出來的,他是一個集眾智慧的展現,每個人都可以提供生活所知,卻也容易被任何一個人所做更改,只要我們有興趣,網路上的某項查詢資料都可以置入我們自己的名字。因此,學習獨立思考與判斷的重要性,是我們現代智人要面對的重要課題,我們不該過於依賴或輕易相信身邊所有的資料來源。

 

參、如何善用「腦力激盪法」?

每當團隊受命要提出構想以解決某個問題,很自然的反應就是召開腦力激盪會議,比起乍看和諧、由一個領導人主導「沒有異議」的會議,腦力激盪的確能激發出更多不同的創意想法。

「腦力激盪法」為1950年代艾利克斯‧奧斯本所提出,他訂立一群人共同思考構想的一套標準規則:盡可能把所有的想法都拋出來,想法太瘋狂也無妨,可以為他人提出的想法做補充,且不要一開始就提出批評。

 

「腦力激盪法」有四項基本原則:

  1. 延遲評斷:在提出想法階段,專心提出構想而不加以評價。

  2. 自由發想:讓成員自由思考,提供獨特的想法。

  3. 量變引起質變:想出來的點子愈多,愈可能產生好點子。

  4. 結合改善:以彼此想法為基礎,融合出更好的構想。

 

這些規則看起來明顯易懂,然而卻有研究顯示,採行腦力激盪法的團體,最後得出的構想竟會比每個人各自發想的還要少,學者稱這種現象為生產力耗損,因為當人們一起思考時,想法往往會愈來愈相像,每當有人丟出一個想法,這個想法就會影響到團體中每個人的記憶,讓他們對問題的看法比原先更類似一點。

因此,有學者提出:我們可以讓每個人在創意的「發散分歧」階段先獨立思考,「收斂聚合」階段再讓團體成員一起討論。「6-3-5法」就是運用這種做法的技巧之一,也被稱為「默寫式腦力激盪法」。

「默寫式腦力激盪法」是德國人魯爾已赫根據德意志民族習慣於沉思的性格所提出,對奧斯本「腦力激盪法」由數人爭著發言易使點子遺漏的缺點進行改造而創立,與腦力激盪法許多地方相同,而其最大的不同點在於—把構想記在卡上。腦力激盪法雖嚴禁批判,自由奔放地提出設想,但有些人對於當眾說出見解猶豫不決;有些人不善於口述;有些人則見到別人發表與自己相同的意見就索性不發言了,「默寫式腦力激盪法」則可以彌補上述這些缺點。「默寫式腦力激盪法」的優點能彌補與會者因地位、性格的差別而造成的壓抑;缺點則可能因為過程中總是自己看自己想,而缺乏充分的激勵。

作者在書中引用了艾利克斯‧奧斯本提出的腦力激盪法,指出過去在課堂上引導學生進行腦力激盪法時,最常提醒的就是—不要批評別人的意見。然而,作者在2000年進行了一項研究,挑戰「批評與辯論會減少想法生成」的規則,實驗中沒有任何限制,自由發表意見。第一個實驗組與上述腦力激盪法的規則一樣,不可以批評對方;第二個實驗組則是可以批評與對方辯論。結果發現允許批評的實驗組產生最多的點子,可見過去強調「和諧是通往團隊創造力路徑」的這個規則可能正在轉變中。根據作者的看法,若想要更有效地使用腦力激盪,我們應鼓勵成員之間互相激盪、辯論,甚至偶有批評產生也沒關係。

 

肆、多數意見擁有扭曲現實的力量,少數要如何說服大家呢?

多數派擁有讓我們不經仔細思考就依循並同意的強大力量,多數意見擁有巨大的優勢,它幾乎不用試著說服我們,「多數」這個簡單的事實,就足以讓人們認同或追隨,它的力量既強大又直接,就算理性告訴我們它是錯的,我們還是會追隨它。

相信大家可能有類似的經驗,在一場會議上,對於老闆、主管所說的內容非常不贊同,但是又不敢表達出來,次數多了,我們的悶氣愈積愈多,也許就採取離職作為解決的方式。可是,相同的問題可能又在下一個工作場合發生了,那麼我們該怎麼辦呢?

有的人可能會選擇把不同的意見說出來,可是話不投機,立刻就和其他人發生衝突,於是,日子更難過了,甚至遭到人家貼上「麻煩製造者」的標籤,不禁開始懷疑,自己為什麼那麼難搞呢?

這些正是人際溝通的學問,我們不需要感到洩氣,「溝通」正是因為每個人的意見不一致,所以才需要溝通,如果每個人都能輕易的和別人達成共識,也就沒有所謂「溝通的技巧」了不是嗎?正是因為要表達不同的意見,不是一件容易的事,因此當你擁有了良好的說服能力,你在組織中就愈能贏得表現的機會。

讓我們先來想想,什麼樣的人沒有溝通能力?有的人只想表達「他的」不同意見,卻不願意聆聽「別人的」不同意見,不是對別人的話充耳不聞,不然就是人家才說了幾句,就打斷別人的話,這種人絕對無法建立良好的溝通。而有的人他會聆聽別人的意見,但是一開口就是反駁對方,結果愈談,火氣愈大,這也是溝通不良的病因。

表達不同的意見,必須要從友善的態度出發,因為我們的目的,並不是要傷害別人的自尊,讓對方覺得他的意見很糟,而是我們認為提出自己的意見,可以為雙方甚至是整個團隊產生更好的結果。友善的態度也能避免雙方以情緒化的角度,來面對意見的差異,前美國總統威爾遜便說過:「假如你對我說:『讓我們坐下來討論。如果我們意見不同,不同之處在哪裡?問題的癥結在哪裡?』我們就會發現,其實我們只是在少部分觀點上不同,大部分還是一致的,只要彼此有耐心,開懷坦誠,還是可以步調和諧。」

有一個研究指出,會議中的討論如果把情緒的部分拿掉,其實真正需要討論的部分只剩下四分之一,也就是說四分之三的力氣都耗在處理情緒上。有時候講得太多,別人也不一定能聽得下,成篇的大道理可能不如一個好故事有說服力,尤其是讓聽者感同身受親身經歷過的故事。因此下次在表達意見前,試著先以聽者的角度去思考,或許更能事半功倍。

 

伍、小心共識,擁抱不一樣的聲音

簡單的共識雖然讓人舒適、和睦、有效率,但往往讓我們做出拙劣決策,員工看到問題時不會主動提出,常常是因為員工認為自己講不講沒有差別,公司只會忽略他們說的話。異見雖然擾人,卻正是我們需要的,可以讓我們重新衡量觀點,並做出更好的選擇,他能協助我們重新考量不同選項,並激發有創意的解決方案。當然,異見也是有缺點,異見有時會增加衝突、降低士氣,它讓我們花更多時間討論選項並加以分析,然而這就是取捨,而這取捨有時會換來巨大的效益。

大多數人都能體認到,如果異見是正確的,會具有莫大的價值;然而,較少人知道的是—即使異見是錯誤的,它仍然有價值。異見的價值不只在於它正確與否,就算不正確,依然有它存在的意義:它能打破追隨多數的盲從現象,當共識受到挑戰時,人們比較會去獨立思考,刺激更多元的想法。

一個算數的例子,用同一個方法計算,往往導致相同的錯誤一再出現,我們可以把3437相加許多次,但如果你第一次就認為它等於61,那你可能會一直以為這就是答案。然而若我們用另一個方法驗算,像是6137,得到的答案是24而不是34,那我們便會發現自己算錯了。這就是採用多重途徑的第一步,它不能確保你找到正確的解決方法,但比起採取單一的方法,這麼做卻可以大大增加找到正確答案的機率。

所以,我們為什麼要懲罰異見者?我們大多數人認為:自己是開放且接納不同觀點的,一些人相信自己歡迎想法受到他人挑戰,然而在實際情況中,我們大部分的人並不喜歡抱持相反立場的人,還會積極去找出他錯誤的原因。我們傾向以負面觀點去看待他,認為他是麻煩製造者,浪費大家時間,阻礙人們的目標,我們還很想懲罰他,甚至嘲笑與拒絕他。

壞掉的時鐘一天也會準兩次,當我們冷靜思考後會發現,其實我們有很多可以向異見者身上學習的地方,我們尤其可以從那些與自己想法不同、也不會結交為友的人身上學到最多。我們知道朋友與盟友的想法,因為他們的想法與我們類似,讓我們過度自信。然而研究顯示,與他們討論,會使我們想法更極端。當我們的團隊與小組都是想法近似的人,我們的決策反而不會太好。

 

陸、結語

不一樣的異見有時才是最有用的意見!敞開心胸才能有更好、更正確的決策,讓我們從共識的束縛解放出來,重獲「直言不諱」的自由,減少那些因害怕、分歧而被共識主導的場面話,勇敢告訴老闆他的最新計畫有個致命缺陷,讓好朋友知道他想買的那件洋裝其實不適合他。

異見與爭論無關,在許多政論節目,來賓通常代表不同觀點、來自不同政黨,當他們打斷彼此的話、反駁對方可能要說的話時,嘴巴都是同時張開的,他們是在爭論,而非討論不同的觀點。這也讓我們常常誤解異見者的形象,許多人會立刻想到那些自負、喜歡為爭論而爭論的人,他們把異見視為爭執與阻礙,成為一種刻板印象。而本書則為異見者提供不同的形象:有勇氣且堅定,願意熱烈討論,充滿誠實辯論的能量。

就如這本書最後的結語「思想始於不同意見,不但與他人不同,也與自己原始的想法不同」,本書主旨亦不是鼓勵大家刻意製造異見,而是呼籲必須允許異見的存在,並在異見出現時,敞開心胸去接納。異見拓寬了我們的思考面向、解放了我們的思維,它能讓我們去做更全面的思考,當我們接觸不同的聲音,就能以更開放的心態,從更多元的角度進行討論,讓結果變得更多樣、更有創意。即使只有一個「異見」,也能讓事情變得不一樣!

 

參考文獻

  1. 天下文化,2019.05.14,李明憲教授 著。

  2. 《腦力激盪法》,艾利克斯‧奧斯本 提出。

  3. 《默寫式腦力激盪法》,魯爾已赫 提出。

  4. 《你的團隊搞錯腦力激盪了》,雅特‧馬克曼 著。

  5. 《人際溝通》,黑幼龍 著。


arrow
arrow

    威利爸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4) 人氣()